首页   >  

【这十年·学子】全王新:从农业“门外汉”到新型职业农民“领路人”

离开都市,转身回乡,他不恋异地繁华,只愿家乡欣欣向荣;

甘守贫瘠,扎根农业,他不怕满腿泥泞,只愿家乡脱贫致富;

更新形象,美化环境,他不惧荒村野岭,只愿家乡一碧万顷。

他来自广东开放大学2016级的杰出校友、全国劳动模范——全王新。

 

 

回到家乡——不当金领当农民

全王新出生于1980年,家乡在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良垌镇中塘村。他自小敢拼敢闯、思维敏捷、眼光犀利,二十多岁时,便在深圳小有所成,是乡亲们艳羡的对象。

全王新并不以自己的发展成绩为荣,每当回乡探亲,看到村里贫穷落后、乡亲们捉襟见肘,他心里都很不是滋味。因为不想看着养育自己的土地持续荒芜,全王新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深漂,带着百万资金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全王新的决定让家里人甚至同村人十分不解,放着好日子不过,回村种地,不是自讨苦吃吗?但全王新很坚定,他坚信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间,他的舞台会更大。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回乡第一年,全王新就大受挫折——他租下一百多亩荒地种植水稻,可期待中的大丰收非但没有降临,还将创业基金亏得所剩无几。

全王新没有气馁,认真分析失败原因后,他探索新方法、改良新品种、利用新技术,于2009年借款数十万,购买收割机、插秧机等农用机械设备,成立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统一播种、管理社员们的土地,以新型机械化农耕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作业,不仅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耕种成果有了肉眼可见地提高,科学务农初见成效。

然而,好事总是多磨。2011年,到了收割水稻时节,一场十二级台风不请自来。乡亲们的心血不能白费。全王新当机立断,将收割机开进乡亲们的田地进行抢收,任由自己承包的二百多亩地中的水稻被台风卷走,直接导致他损失二十余万元。

事后,全王新一点儿都不后悔。他觉得,身为合作社社长,就应该先人后己。

全王新的奉献精神让乡亲们更加团结,短短几年,合作社扭亏为盈,不仅社员越来越多,耕地面积也越来越大,获得了国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建设家乡——发展农业,美化环境

因为能力和人品都深受乡亲们认可,2013年,全王新高票当选中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乡村要振兴,农业必须强!抱着这个想法,结合中塘村的实际情况,全王新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三农综合体发展模式——以农民为核心,以农业为支撑,以农村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化新型农业,引入职业经理人、产业链、互联网等新形式、新概念,对村民们展开专业培训,一对一帮扶,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开展农业机械化服务。

经过一番努力,中塘村的种植基地、养殖场、食品加工厂接二连三地得以创立,还成立了农业发展公司,乡亲们的收入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收入提高了,对生活水平的要求必然会跟着提高,全王新适时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乡村要振兴,农村必须美!为了美化农村环境,全王新努力争取资金,大搞基础建设,公路绿道、垃圾投放点、污水处理、环保整治……曾经的荒村摇身一变,成了岭南新农村的形象代表。不仅如此,乡村变美了,休闲旅行综合项目也紧随其后,农家乐、湿地公园、乡村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中塘村的各个角落,如今,中塘村已经成了湛江市大名鼎鼎的生态文明示范村。

这一切,都离不开全王新这个乡村致富领路人的努力。

 

振兴家乡——创新创优,步履不停

中塘村一派生机勃勃,乡亲们都以为,这下,全王新的梦想已圆,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全王新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他的探索永不止步。

2016年春天,全王新走进国家开放大学,就读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国开的学习经历丰富了全王新的见识,让他倍感创业创新、创造创优的重要性,对他实现从农业门外汉到新型职业农民领路人的华丽转身过程中给予了很大帮助。

2021年,全王新被评为全国优秀工作者,他为振兴中塘村所做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但比起荣誉,全王新表示,他更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扎根农村大地,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回馈家乡的养育。